截至2018年10月,株洲發(fā)電公司對株洲市茶陵縣墨龍村為期3年的駐村幫扶工作畫上句號,圓滿地完成了貧困村退出、189名貧困戶脫貧的任務。同月,該公司第二輪定點幫扶工作也正式拉開序幕。
根據株洲市委市政府統(tǒng)一部署,堅持“脫貧不脫政策”原則,保持扶貧工作的持續(xù)性,進一步鞏固提高脫貧攻堅成果,攸縣蓮塘坳鎮(zhèn)新華村成為該公司2018—2020年新一輪定點幫扶責任村。
新任務,新征程,該公司始終不忘初心,牢記政治使命,履行社會責任,投身脫貧攻堅,努力在新時代展現(xiàn)新?lián)斝伦鳛?,確保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政治答卷。
深入走訪調研,出臺專屬方案
與上一輪精準扶貧的茶陵縣墨龍村這個偏遠山區(qū)貧困村不同的是,新華村地理位置較好,交通更便捷,稻田、油茶等產業(yè)和外出務工是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,但是村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共有51戶135人,其中因病、因殘和無勞動能力致貧人口占80%。該公司按照“結對幫扶責任到人、幫扶到戶”的基本要求,14戶結對幫扶對象均屬于因病因殘致貧,是脫貧攻堅難啃的“硬骨頭”,扶貧工作難度大、時間緊、任務重。
知己知彼百戰(zhàn)不殆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(fā)言權,唯有深入走訪調研,全面掌握村情民情,才能將幫扶工作做到心坎,取得實效。接到新的幫扶任務,該公司協(xié)同幫扶責任單位迅速行動,第二天馬不停蹄進駐新華村開展系列工作,通過一次次地摸排走訪、一遍遍地咨詢調研,在短時間內掌握了新華村實際情況。
為更高效的開展幫扶工作,該公司黨委書記還專程趕赴新華村和幫扶責任單位、當地政府等參加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,齊聚一堂共同商議脫貧攻堅大計。該公司因地制宜出臺了《2018-2020年度新一輪幫扶攸縣蓮塘坳鎮(zhèn)新華村工作方案》,明確了主要任務,細化了具體工作,重點從突出抓好因戶施策精準幫扶、產業(yè)發(fā)展、基礎設施建設、加強基層組織、整治農村人居環(huán)境等12方面全方位開展精準扶貧工作。此外,該公司還籌集專項扶貧資金,用于合理規(guī)范開展新華村扶貧工作,確保人力、物力、財力“三到位”,順利完成各項脫貧攻堅任務。
一心為民奔忙,村部喜遷新址
2015年,按照攸縣村級區(qū)劃調整工作的統(tǒng)一部署,新華村和新民村合并為一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新華村。多年來,該村一直沿用以前的老村部,場所小、位置偏,尤其是年事已高或腿腳不利索的村民來村部辦事極不方便,辦事效率也大打折扣。
2017年12月,該村開始籌建新村部,選址開闊、地處中心,全村人歡天喜地。2018年10月,新村部項目工程進入掃尾工作,就在大家以為馬上要搬新村部的時候,卻發(fā)現(xiàn)工程停工了。
扶貧工作隊經過多方打聽詢問才知,建筑方因拖欠工程款而“罷工”。得知此消息的隊員們坐立不安、心急如焚,該公司知曉后當即和幫扶責任單位商議,要求扶貧工作隊兵分三路,分別聯(lián)系當地政府、施工方、當地村民,認真做好溝通協(xié)調工作,確保新村部搬遷工作萬無一失。
2018年12月,在一次次奔波爭取、一遍遍解釋保證,施工方終于復工。就這樣,嶄新的新村部——新華村綜合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,寬敞明亮的二層建筑,合理分區(qū)的窗口服務,配套齊全的硬件設施,看著都叫人心舒暢、直樂呵。況且還專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、配套建設村民文化廣場、增設體育健身器材等,不僅村部辦公條件大大改善,辦事效率快捷高效,便民服務更是應有盡有。
自尊自立自強,脫貧摘帽在望
扶貧先扶志,脫貧先脫盲。對于幫困助貧,該公司向來注重由“輸血式”向“造血式”推動,除了物質幫扶,精神鼓勵同樣少不了。在新華村,扶貧隊員經常每家每戶去宣傳自立自強、積極創(chuàng)業(yè)等正能量思想,引導村民們由“要我脫貧”向“我要脫貧”轉變。
“小劉啊,新年快樂,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們家的關心和照顧,出了正月十五,我準備去廣州去做點事了……”
農歷大年初三,公司時任扶貧隊員劉勇軍接到了一個“特別”的新年祝福,電話那頭正是新華村貧困戶,65歲的尹連芬。
老尹的兒子和老伴分別在2014年、2015年因病去世,兒媳婦已改嫁,只剩他和兩個孫女相依為命。目前大孫女在長沙讀大二,小孫女在攸縣念初一,只要一想到兩個孫女,老尹對生活滿懷希望。他說,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孫女們培養(yǎng)成長成才,也算是對兒子最好的緬懷。由于年事已高,他一直在村里企業(yè)打零工來補貼家用,奈何兩個孫女的教育資金需求多,加上各項家庭支出,就算有了該公司和當地政府的貧困資助,依然還是捉襟見肘。這也就是為什么65歲高齡的老尹還要外出務工賺錢。一直以來,老尹都始終堅持不等不靠不要,自尊自立自強,樂觀面對生活,在村里起到了良好模范帶頭作用,被評為新華村2018年四季度“脫貧之星”。
心系新華村,鄉(xiāng)親情更濃。2月份底,因工作調整,黃外清已作為該公司新的扶貧工作隊員進駐新華村履職,他將在該公司的直接指導下,帶領新華村村民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,早日脫貧摘帽,奔向發(fā)家致富。
一直以來,公司積極履行大唐央企社會責任,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,全面加強脫貧攻堅戰(zhàn)各項工作,真正結窮親、幫窮戶、拔窮根,實現(xiàn)脫真貧、真脫貧、不返貧。
主辦單位:中國電力發(fā)展促進會 網站運營:北京中電創(chuàng)智科技有限公司 國網信通億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銷售熱線:400-007-1585
項目合作:400-007-1585 投稿:63413737 傳真:010-58689040 投稿郵箱:yaoguisheng@chinapower.com.cn
《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》編號:京ICP證140522號 京ICP備14013100號 京公安備11010602010147號
截至2018年10月,株洲發(fā)電公司對株洲市茶陵縣墨龍村為期3年的駐村幫扶工作畫上句號,圓滿地完成了貧困村退出、189名貧困戶脫貧的任務。同月,該公司第二輪定點幫扶工作也正式拉開序幕。
根據株洲市委市政府統(tǒng)一部署,堅持“脫貧不脫政策”原則,保持扶貧工作的持續(xù)性,進一步鞏固提高脫貧攻堅成果,攸縣蓮塘坳鎮(zhèn)新華村成為該公司2018—2020年新一輪定點幫扶責任村。
新任務,新征程,該公司始終不忘初心,牢記政治使命,履行社會責任,投身脫貧攻堅,努力在新時代展現(xiàn)新?lián)斝伦鳛?,確保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政治答卷。
深入走訪調研,出臺專屬方案
與上一輪精準扶貧的茶陵縣墨龍村這個偏遠山區(qū)貧困村不同的是,新華村地理位置較好,交通更便捷,稻田、油茶等產業(yè)和外出務工是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,但是村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共有51戶135人,其中因病、因殘和無勞動能力致貧人口占80%。該公司按照“結對幫扶責任到人、幫扶到戶”的基本要求,14戶結對幫扶對象均屬于因病因殘致貧,是脫貧攻堅難啃的“硬骨頭”,扶貧工作難度大、時間緊、任務重。
知己知彼百戰(zhàn)不殆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(fā)言權,唯有深入走訪調研,全面掌握村情民情,才能將幫扶工作做到心坎,取得實效。接到新的幫扶任務,該公司協(xié)同幫扶責任單位迅速行動,第二天馬不停蹄進駐新華村開展系列工作,通過一次次地摸排走訪、一遍遍地咨詢調研,在短時間內掌握了新華村實際情況。
為更高效的開展幫扶工作,該公司黨委書記還專程趕赴新華村和幫扶責任單位、當地政府等參加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,齊聚一堂共同商議脫貧攻堅大計。該公司因地制宜出臺了《2018-2020年度新一輪幫扶攸縣蓮塘坳鎮(zhèn)新華村工作方案》,明確了主要任務,細化了具體工作,重點從突出抓好因戶施策精準幫扶、產業(yè)發(fā)展、基礎設施建設、加強基層組織、整治農村人居環(huán)境等12方面全方位開展精準扶貧工作。此外,該公司還籌集專項扶貧資金,用于合理規(guī)范開展新華村扶貧工作,確保人力、物力、財力“三到位”,順利完成各項脫貧攻堅任務。
一心為民奔忙,村部喜遷新址
2015年,按照攸縣村級區(qū)劃調整工作的統(tǒng)一部署,新華村和新民村合并為一,也就是現(xiàn)在的新華村。多年來,該村一直沿用以前的老村部,場所小、位置偏,尤其是年事已高或腿腳不利索的村民來村部辦事極不方便,辦事效率也大打折扣。
2017年12月,該村開始籌建新村部,選址開闊、地處中心,全村人歡天喜地。2018年10月,新村部項目工程進入掃尾工作,就在大家以為馬上要搬新村部的時候,卻發(fā)現(xiàn)工程停工了。
扶貧工作隊經過多方打聽詢問才知,建筑方因拖欠工程款而“罷工”。得知此消息的隊員們坐立不安、心急如焚,該公司知曉后當即和幫扶責任單位商議,要求扶貧工作隊兵分三路,分別聯(lián)系當地政府、施工方、當地村民,認真做好溝通協(xié)調工作,確保新村部搬遷工作萬無一失。
2018年12月,在一次次奔波爭取、一遍遍解釋保證,施工方終于復工。就這樣,嶄新的新村部——新華村綜合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,寬敞明亮的二層建筑,合理分區(qū)的窗口服務,配套齊全的硬件設施,看著都叫人心舒暢、直樂呵。況且還專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、配套建設村民文化廣場、增設體育健身器材等,不僅村部辦公條件大大改善,辦事效率快捷高效,便民服務更是應有盡有。
自尊自立自強,脫貧摘帽在望
扶貧先扶志,脫貧先脫盲。對于幫困助貧,該公司向來注重由“輸血式”向“造血式”推動,除了物質幫扶,精神鼓勵同樣少不了。在新華村,扶貧隊員經常每家每戶去宣傳自立自強、積極創(chuàng)業(yè)等正能量思想,引導村民們由“要我脫貧”向“我要脫貧”轉變。
“小劉啊,新年快樂,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們家的關心和照顧,出了正月十五,我準備去廣州去做點事了……”
農歷大年初三,公司時任扶貧隊員劉勇軍接到了一個“特別”的新年祝福,電話那頭正是新華村貧困戶,65歲的尹連芬。
老尹的兒子和老伴分別在2014年、2015年因病去世,兒媳婦已改嫁,只剩他和兩個孫女相依為命。目前大孫女在長沙讀大二,小孫女在攸縣念初一,只要一想到兩個孫女,老尹對生活滿懷希望。他說,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孫女們培養(yǎng)成長成才,也算是對兒子最好的緬懷。由于年事已高,他一直在村里企業(yè)打零工來補貼家用,奈何兩個孫女的教育資金需求多,加上各項家庭支出,就算有了該公司和當地政府的貧困資助,依然還是捉襟見肘。這也就是為什么65歲高齡的老尹還要外出務工賺錢。一直以來,老尹都始終堅持不等不靠不要,自尊自立自強,樂觀面對生活,在村里起到了良好模范帶頭作用,被評為新華村2018年四季度“脫貧之星”。
心系新華村,鄉(xiāng)親情更濃。2月份底,因工作調整,黃外清已作為該公司新的扶貧工作隊員進駐新華村履職,他將在該公司的直接指導下,帶領新華村村民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,早日脫貧摘帽,奔向發(fā)家致富。
一直以來,公司積極履行大唐央企社會責任,以高度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,全面加強脫貧攻堅戰(zhàn)各項工作,真正結窮親、幫窮戶、拔窮根,實現(xiàn)脫真貧、真脫貧、不返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