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上午,華能山東半島北L場址海上風電項目啟動建設,這是目前國內水深最深的海上風電項目,也是山東省離岸最遠、單機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。2025年投產后,每年將發(fā)出綠電17億千瓦時、節(jié)約標煤49萬噸、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5萬噸,增加地方稅收7000萬元,具有顯著的經濟、社會和生態(tài)環(huán)保效益。不僅如此,這個項目還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領作用,這是山東省海上風電產業(yè)開發(fā)從淺海走向深遠海的第一步。
拓路深遠海
昨天上午,華能山東半島北L場址海上風電項目啟動會在東山賓館召開。煙臺攜手華能共同開啟山東半島北海上風電基地開發(fā)建設的新征程。
海上風電發(fā)展向大功率、深遠海挺進,是必然趨勢。“深遠海意味著可開發(fā)范圍更廣,風能資源更豐富,風速風頻更優(yōu)質。”華能煙臺電廠黨委書記、執(zhí)行董事李春曉告訴記者,華能山東半島北L場址海上風電項目是落實華能集團與山東省政府“十四五”戰(zhàn)略合作協議的重點項目,場址中心離岸距離70千米,水深50米以上,共安裝42臺單機12兆瓦風力發(fā)電機組,總容量50.4萬千瓦。這是目前國內水深最深、山東省單機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,為山東省海上風電產業(yè)開發(fā)從淺海走向深遠海起到示范引領作用。
華能山東半島北L場址海上風電項目建成后,將有力促進煙臺市海上風電走向遠洋深海,助力煙臺市建設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,加快推動山東省海上風電產業(yè)邁入全國第一方陣。
在離岸距離70千米的汪洋大海搭建“大風車”,面臨諸多技術挑戰(zhàn)。海上風電場處在強風、大浪、咸水腐蝕的復雜海洋環(huán)境中,風機基礎要承受風、浪、海流等多種載荷,長距離的海底輸電線路需具備防水、耐腐蝕、抗機械牽拉及外力碰撞等多重性能。因此,海上風電對裝備設計、制造、建設、安裝技術和建成后的機組運維、故障處理要求都很高。
“我們將與各參建單位密切協作,全力克服深遠海項目海上施工困難,確保2025年高標準、高水平建成投產。”李春曉說。
風從海上來
風從海上來,帶來的是“綠電”,更是希望。
在位于海陽南部海域的華能山東半島南4號海上風電場,一臺臺百米高的白色風機日夜迎風轉動,將綠色電能源源不斷地送往千家萬戶。
2021年9月12日,山東省第一度海上風電從煙臺發(fā)出。投產3年多,累計發(fā)電量26.54億千瓦時,年平均發(fā)電量8.5億千瓦時。
華能煙臺電廠深耕煙臺111年,是煙威地區(qū)最早的電廠和煙臺市最大的熱電聯產企業(yè)。2020年以來,先后建成投產的半島南4號海上風電、半島北BW海上風電等一批優(yōu)質的電力工程,成為山東電力發(fā)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。
截至目前,華能在煙資產總額近200億元,發(fā)電裝機容量325萬千瓦,新能源裝機容量 132萬千瓦,供熱并網面積超過3400萬平方米,年發(fā)電量超過100億千瓦時,年供熱量超過1200萬吉焦,是煙臺市電力、熱力清潔能源的主要供應商。
從一片海域到另一片海域,越來越多的白色風機出現在茫茫大海上。時至今日,沿著黃海北岸到渤海灣畔的漫長海岸線上,一架架巨型“風車”神奇地轉動,將清潔電能輸送到千家萬戶。
記者從國家電網煙臺供電公司了解到,根據規(guī)劃,到2025年,煙臺建成及在建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00萬千瓦;到2030年,建成及在建海上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700萬千瓦。
來源:水母網 YMG全媒體記者 夏丹 楊春娜 通訊員 王月光 李佳明
評論